职教服务走向广西,联结粤桂职教建设发展的交流之桥

活动资讯 | 2022-01-19 20:02:22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广西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文件精神,秉承以学生为中心、岗位能力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建设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提升中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质量,构建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内涵发展。1月11日,职教桥在广西本科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举办了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交流会,促进了广东与广西职业教育建设交流。


职教桥总经理陈劲、副总经理刘伟平、产品总监朱晓海、广西市场总监黎存杰等参与了会议,并邀请了原广西教育厅多位专家以及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陈良副校长、南宁市第四职业学校刘亮副校长、广西机电工程学校苏福业副校长、南宁市第六职业学校罗集学副校长指导交流。


微信图片_20220119181234.png


总经理陈劲首先对参会领导专家表示感谢与祝福,并表示职教桥成立于中国职教发展改革的大好春天,作为服务校企的桥梁,一直秉承基于大数据分析产业发展,重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数据生态,实现产业人才精准供给;在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过程中架设标准之桥、信息之桥、产教融合之桥、校企合作之桥的经营理念。也与广西教育厅颁发的多项职教政策高度吻合,共同促进广西职业院校高水平建设与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微信图片_20220119181306.png


副总经理刘伟平结合广西相关职教政策向与会领导详细介绍了职教桥的发展理念、产品与服务、合作案例以及服务亮点。职教桥深耕职业教育多年,是学术性平台,潜心钻研CBE、OBE、DQP、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是大数据平台,拥有产业大数据、岗位大数据、就业大数据等数据资源;是服务性平台,提供技术、教研、数据、咨询等职教建设专项服务;是开放性平台,面向全国职业院校,致力于协助院校解决职业教育建设的痛点,帮助学校完成高水平建设。


微信图片_20220119181328.png


产品总监朱晓海主要从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与信息化管理平台服务职业教育,通过“大数据应用技术在提质培优专业(群)建设中的应用实践”与“专业(群)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技术生态系统构建”两大主题进行了详细汇报,深入探讨产教融合智慧云平台、产业人才大数据分析平台、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研制平台、高水平学校与专业(群)发展管理平台与相关产业对标专业(群)人才供需调研、专业(群)组群逻辑分析、专业设置可行性分析等在职业教育服务中的运用。


微信图片_20220119181353.png


广西市场总监黎存杰结合广西职教政策,以市场人才需求、岗位能力为导向汇报了职教桥标准化建设服务,聚焦专业群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群多维调研与分析、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展开详细分享。


微信图片_20220119181411.png


会上,苏校对于职教桥的大数据时效性问题、动态调整提出了见解,对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研制流程以及“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表示肯定,并期待接下来与职教桥的合作。


微信图片_20220119181427.png


罗校表示,大数据技术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运用对学校在解决诊改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便利,解决了纸质资料太多、信息孤岛等问题,但学校目前系统平台较多,账号密码较繁杂,希望能够打通各平台之间的壁垒,实现数据共享。


微信图片_20220119181442.png


刘校则从人才培养要注重毕业生就业与升学问题提出建议,可以联合高校开展研讨建设;另外大数据技术对专业建设的考评很有效,可以将大数据手段运用到人才培养方案研制中;教材与信息系统也要与时俱进,整合多方系统资源,实现数据共享,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220119181504.png


陈校表示,今年学校将启动高水平学校的建设,打造品牌专业建设,成为广西优质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必须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升学问题、跟岗监控等培养过程监控;制定人才标准进行分层,解决人培“2+3”衔接存在课程冲突问题;另外可结合地域民族特色打造品牌专业。


广西教育厅专家针对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必须对标广西职教政策,产品服务本地化;将新技术新工艺融合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对接区域产业与市场用人需求以及人才需求调研报告要涉及校企双主体,落实产教融合。


二、广西自治区产品服务本土化、人才流失等问题造成经济落后,希望通过专业诊断,将人才培养与本土产业经济发展对接,实现人才精准服务市场。


三、肯定了职教桥发展站位,符合国家发展规律。人才培养方案研制思路清晰,多年服务于职业院校,帮助学校解决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难题。职教桥的技术路线、大数据平台和院校合作案例可行可靠,并提出5点建议:要注重区域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匹配度;规避产业数据变化的风险,及时进行纠偏;问卷调查样本范围要与毕业生就业区间相匹配;应用平台进行人才培养研制与管理;产品服务要进行本土化,符合本地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


稳步职业教育之路,职教桥站在职教政策的风口之上,已在广东省职业院校中打好建设高水平职业教育的根基。未来,职教桥将运用大数据技术以及多年沉淀的职教建设经验,协助全国职业院校完成高水平建设。

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