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高效协同|职教桥助力院校开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新专业内涵建设
活动资讯 | 2021-08-05 10:31:11
前言
教育部发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同时,要求各地要指导职业院校对照《目录》和专业简介等,全面修(制)订并发布实施相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各职业院校根据专业内涵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及时优化师资配备、开发或更新专业课程教材,以《目录》实施为契机,深入推进“三教”改革。
为进一步论证新增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使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凸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准确把握新形势下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最新需求及要求,缩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职教桥与广东省连州卫生学校、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合作召开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大数据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研讨会议。
广东省连州卫生学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
职业能力分析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行业现状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已成为最严峻的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超过60岁的人口将高达35%,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在大健康产业发展背景下,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养老产业亟待向智慧健康养老升级。
目前我国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不到30万,而有资质的仅2万,与1000万护理人员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而具备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技术技能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为实现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2021年7月26日,校企双方邀请了多名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专家,开展职业能力分析会。
会上,依据“二维四步五解”方法,根据目标岗位(养老护理员、健康管理师、社工)分组研讨提炼岗位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并剖析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知识、技能、工具、方法、要求),形成职业能力分析表,为今后的课程开发和确定中高职培养目标等提供了可靠依据。


基于上一场职业能力分析研讨会,我们得出职业能力分析表。次日,校企双方召开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会。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研讨了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将“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通过组合、提炼、直接转化的方式,推导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
接着,根据课程共同研讨建议开设学期、学时。最终得出了3门专业基础课程、6门专业核心课程、6门专业方向课程、4门专业选修课。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
职业能力分析
大数据技术专业是结合国家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而设置的新兴专业。
大数据技术专业调研结果
希望专业培养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信息技术企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信息部门,从事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开发、大数据运维、大数据产品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21年7月31日,职教桥联合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邀请了全国现代学徒制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学校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召开职业能力分析研讨会议。大家共同研讨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岗位(数据分析师、爬虫工程师、大数据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
会上,依据“二维四步五解”方法,剖析得出职业能力分析表并修订职业素养表。
通过本次研讨会议,数据分析师、爬虫工程师、大数据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等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变得更加具体、明晰,从而为后续构建课程和开发课程标准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基础素材。
通过多维度的研讨,学校可以有效避免课程建设中只注重专业教师认知角度的不足,使今后的课程建设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课程体系构建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
基于上一场职业能力分析会议,得出大数据技术专业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表,总结归纳得出典型工作任务, 研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 研讨构建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建议开设学期、学时 ,并讨论撰写每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最后基于职业能力分析表,运用职教桥的“人才培养方案研制管理平台”进行课程与能力对接 。
次日,项目组邀请了全国现代学徒制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多名学院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召开课程体系构建会议。
课程体系构建会议完美结束,确定了大数据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开设课程、学期学时以及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并且映射出课程和职业能力的对应关系,即确定该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或者哪些能力分别由什么课程培养,形成课程与能力对接表。
经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工作的开展,职教桥促进广东省连州卫生学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面向区域产业结构及人才需求现状,找准新专业建设定位和内涵发展方向,为后续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奠定基础。
职教桥助力各大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工作,大力发挥“信息之桥、标准之桥、产教融合之桥、校企合作之桥”的作用,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