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主题、5大模块、7个小时线上线下同步公益直播成果导向高峰论坛,看看你学到了什么?

活动资讯 | 2020-08-05 10:50:43

7月25日,专家老师们围绕职业院校成果导向的财经商贸类专业(群)认证标准及高水平建设相关的工作展开高峰论坛。


本次高峰论坛在广东省人才研究会和职教桥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召开。

微信图片_20200804185506.png

与会人员:包括广东省人才研究会执行会长、职教桥总经理陈劲,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高职研究所所长严中华,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副校长周伟贤,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管理学院院长何静,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学校党委副书记兼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涛,广东高职财经教指委主任刘志娟,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王玉贤等36所职业院校代表共137人参加了线上线下会议。


现场情况

微信图片_202008041855061.png

微信图片_202008041855062.png


微信图片_202008041855063.png


  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理论分享   

微信图片_202008041855065.png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作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哲学思想,适应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内部结构的需求变化,也是对新高考模式下学生生源结构多元化、生源质量差异大等新问题的应对。


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对改变教学组织形式、转变教师角色、实施教学质量的精准识别与监测等带来了可能性。一场以OBE理念为指导的高校专业教育变革正在兴起。


在我国,成果导向教育的研究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井喷期,成果导向教育研究与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历程有密切关系。成果导向教育研究经历了由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引入与解析,再到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应用的案例与实践探究的过程,研究视角由宏观的专业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再到微观的课堂教学、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学习成果、学习评价等方向的深入拓展。


国内成果导向教育研究处于浅层次模仿阶段。虽然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然而,我国对成果导向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才刚刚起步,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持续实践。作为一种舶来品,需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下,进行本土化改造研究,以适合我国的教育环境。


案列及工作经验分享

微信图片_202008041855067.png

史教授以《采购实务》为例,讲述基于成果导向理念下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与实施。史教授从OBE理念下课程开发范式、课程学习成果画像、课程学习资源与成果画像耦合机制、学习成果评量4个大方面来阐述案列。


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要聚焦成果、重构课程内容、创新课程资源、教学手段、设置教学评量、循环提升课程内容。根据课程学习成果画像形成路径,以课程学习成果为导向设置育人目标,并践行。


在整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学习成果耦合路径时,采用资源列表做前期课程资源建设规划,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学习成果要对应成果载体、确定各种成果载体的评量标准、注重课程过程性考核方案。


微信图片_202008041855066.png

刘志娟教授以会计专业为例,向我们展示如何以成果为导向实现书证融通、创新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刘教授了解到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调研不够深入,缺乏顶层设计,专业教学标准没有准确对接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连接点不清晰,综合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不足,人才培养质量定量化、可视化的要求不够,教学资源建设没有针对性, 教师授课随意性较强,检验学生学业达成度方法的手段单一,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缺乏依据等问题。


那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以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如何去解决教学问题?探索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学历资历框架细则,研究预期学习成果,探索、建立高职会计专业特色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强化、补充和拓展课程体系和内容的途径,创建1套特色标准,解决专业标准与课标两层皮问题。


微信图片_202008041855068.png

王教授表示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改革需要深入思考几个问题:教谁?(生源问题)、怎么教?(如何改革?)、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王老师及其团队探索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学分制改革的尝试。对教师、学生、成果的界定、课程体系的重构、改革的环境和平台都提出了要求。


教师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式方法。学生要如何明确阶段性成果,学习的方式方法。成果的界定要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对接实际需求。课程体系的重构要整合、调优。改革的目的是能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促进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为专业群建设做打基础。


基于成果导向理念下技术平台的运用

微信图片_202008041855069.png

胡经理讲述成果导向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应用研究,述说在线信息平台较传统方式的优点,为解决学校在实施成果导向理念的教学过程中大量的数据资料需要采集、存储、应用、更新的难题提供了技术平台的支持。


技术平台的的使用实现准确、快速地获取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数据用于持续改进。并解释了信息平台的研制流程以及职教桥“OBE智能信息服务平台”的展示。


微信图片_2020080418550610.png

朱总监表示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技术的背景下,如何使用大数据智能分析赋能学校专业群建设已成为必要手段。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手段,可以快速全面地理清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整体链路。利用专业知识图谱建立专业画像,匹配岗位人才画像可快速发现寻找专业对接岗位。通过岗位大数据可分析需求变化趋势,剖析岗位特征、岗位要求、待遇、区域特性、行业特性、企业特性等。


在专业群建设中结合学校定位、办学层次、校情、专业建设基础、实训、产教融合等综合分析找准本校专业群的定位及目标,并专业群对接的岗位群中可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工作能力同性差异关系调整专业培养的岗位提高专业群集成度。


应用智能分析技术对岗位群涉及到的能力要求聚类(合并相同、找出相近)成簇,根据能力簇的具体要求我们即可针对一个或若干个能力簇转换为专业群课程并根据能力簇特征决定是共享、独立、还是拓展及各专业课程选课机制。


最后我们建立长效产业行业人才供需监测机制,分析岗位需求变化趋势及能力要求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新岗位、新技术出现、过剩岗位及旧技术衰退给专业群建设动态调整做有效依据和指导。


微信图片_2020080418550611.png

陈素雅工程师向大家阐述了当下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方案研制存在的痛点:培养目标分析、毕业要求分析、课程体系构建过程缺乏行业专家、教育专家指导,分析过程与内容繁琐;毕业要求以及毕业要求指标点表达不清晰;培养目标的确定缺乏数据的支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缺乏整体性。


职教桥的特色服务可以支持职业院校进行基于成果导向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建项目研制,可分为六个阶段:项目启动及准备;专业群多维调研与分析;专业群培养目标分析;专业群毕业要求分析;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编制。

  

成果导向教学教改信息化的探索

微信图片_2020080418550612.png

何静院长表示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是不可或缺的因子,同时也肯定了职教桥专业调研大数据分析平台,运用这个平台获取更多行业企业数据,让职业院校的专业调研更加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何静院长还提到职业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之际,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思政意识。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核心,从这个核心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所得和成长为出发点,思考各项指标的建设,平心而论,优质高职(品牌专业)建设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过程。


在新职教的改革下,职业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更应以学生为中心,反向设计,持续改进教学质量。职教桥也一直致力于与职业院校共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职教桥愿与职业院校携手走出一条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