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专业(群)如何建?线上线下齐分享!

活动资讯 | 2020-07-14 17:21:34

在广东省人才研究会的指导下,由广东职教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于2020年6 月27日成功举办了线上直播+线下研讨相结合“广东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研讨会”,丰富了职业院校的专业内涵建设,致力于协同各职业院校提升综合办学实力。


微信图片_20200714170542.png

微信图片_202007141705421.png

微信图片_202007141705422.png

微信图片_202007141705422.png

线下会议有序召开,线上200多人参与实时直播会议

参与本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交流研讨会的主要人员有: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吴教育、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余明辉、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鹏、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学院院长曾文权、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谭福河、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商学院院长林海及各职业院校领导、老师,广东省人才研究会执行会长、职教桥总经理陈劲,广东省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职教桥副总经理蔡宗山及市场、教研团队。


专题研讨伊始,李海东副院长就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课题发表了见解。专业建设是“点”建设,专业群是“面”建设,以点带面,多维度开展职业院校建设工作。


在今年两会中提出今明两年高职扩招200万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使命更加重大,预测在疫情过后,职业教育会发展到新阶段。

微信图片_202007141705423.png

职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职业院校的发展更应注重规模扩招和内涵建设相结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肩负人力资源和教育属性的使命。


人才的开发是职业教育需要回应的问题,如何去满足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产业的需求、如何精准匹配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两端,这需要大数据的支撑、需要标准来支撑、需要第三方服务公司来支撑。


在后疫情时期,职业院校需要厘清建设的思路。职业教育应向何处发展?职业院校建设应往何处开始建设?

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质量是重点工作。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就是人才培养的法宝。职业院校的专业群建设的尤为重要,专业和专业群需要融合产业、服务产业。


重要的一点,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最核心是需要进行深度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精准育人,扩容提质需要同步建设。扩容同时要提质,提质在于提高办学水平。


职业院校提高办学水平,要鼓励其开展专业群建设工作,按照组群的逻辑发展,整合院校资源。


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需要有前瞻性,跟上产业的升级转型。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有四个标准:能否高水平就业,能否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否适合自己的院校发展;能否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要;是否有特色、有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一、落实职教二十条,着力推进双高建设

微信图片_202007141705424.png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余明辉

余明辉院长提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在落实职教二十条的内涵建设。从四个视角看专业(群)建设工作:解决专业(群)的八个教的问题、明确专业(群)内涵建设六步逻辑、了解专业(群)主要建设内容、高水平专业群评价体系。


在专业(群)建设提了8个需要持续改进的方向:专业定位、教学标准、学情分析、教学团队、教学方法、基地建设、资源建设、教学评价。


当涉及到专业群的内涵建设逻辑工作,余明辉院长表示可借鉴丁金昌校长的观点:理念更新是先导工作,明确培养目标是工作逻辑的起点,对岗位有准确的定位是关键。在明确岗位之后,核心工作就是构建符合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在长效的机制下,加强条件建设,不断地健全运行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专业群的建设与产业群是息息相关的。专业群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结果,伴随产业发展持续优化升级的动态过程,要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


二、中国特色软件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主要内涵与关键路径

微信图片_202007141705425.png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学院院长曾文权

在专业群建设的主要内涵可细化为8个方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材与教法的改革、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师教学团队的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技术技术平台的建设、社会服务的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加强。


中国特色软件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关键路径可分为5个方面:创新大类招生、人才分类精准培养模式;一流企业引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云+端打造高水平创新服务平台;国家教学创新团队引领三教改;绩效导向、文化融合、现代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


曾文权院长表示中国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教体系。


三、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群建设路径与实践探索

微信图片_202007141705426.png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鹏

高水平专业群的提出是基于“职教二十条”等政策的指引,产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


以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群为例,其组群逻辑在于三个方面:产业逻辑、岗位逻辑、知识逻辑,可围绕着这三个方面开展组群。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群应立足于区域建设,紧密围绕地区产业链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岗位群人才需求,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


通过AI赋能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掌握网络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软件开发知识,具有大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能力、区块链技术应用能力、网络新技术应用能力、云平台构建和运维能力、软件应用开发和测试能力、物联网安装与集成能力、前端应用开发和VR/AR应用开发能力,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有较强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四、集群化培养零售店助力大湾区高端零售业转型升级

微信图片_202007141705427.png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谭福河

谭副院长在阐述专业群的内涵、内在联系、建设路径之后,对专业群认识误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聚焦高端零售业店长岗位群时,他提出按照“运营为体、技术为根、艺术为品”的原则,分层分类建设专业,以“运营+技术+艺术”跨界融合的集群化模式,规模化培养复合型零售店长人才。


坚持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元”育人机制,坚持零售管理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相结合,面向零售业服务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追求,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零售管理技术技能形成体系方面发挥先锋作用。


五、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推动高职新商科人才培养

微信图片_202007141705428.png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商学院院长林海

林海院长阐述专业群建设是能够顺应新商科变化、解决新商科现今面临问题的关键举措!


专业群建设要合理组群,通过产业链、人才链对接专业群的建设。新商科的专业群建设对应前端消费场景化、中端全渠道运营数字化、后端物流服务智慧化的电子商务产业链,提升专业群服务产业发展的整体能力,实现集群发展,协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现代服务业走向“产业高端”。


以专业群建设为统领加强院级统筹管理,实施柔性化、项目驱动的矩阵式管理变革,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诊断改进,治理提升,形成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六、大数据技术在专业(群)建设动态调整机制的应用研究

微信图片_202007141705429.png

职教桥产品总监朱晓海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技术的背景下,如何使用大数据智能分析赋能学校专业(群)建设已成为必要手段。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手段,可以快速全面地理清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整体链路。利用专业知识图谱建立专业画像,匹配岗位人才画像可快速发现寻找专业对接岗位。通过岗位大数据可分析需求变化趋势,剖析岗位特征、岗位要求、待遇、区域特性、行业特性、企业特性等。


在专业群建设中结合学校定位、办学层次、校情、专业建设基础、实训、产教融合等综合分析找准本校专业群的定位及目标,并专业群对接的岗位群中可根据岗位群工作任务、工作能力同性差异关系调整专业培养的岗位提高专业群集成度。


应用智能分析技术对岗位群涉及到的能力要求聚类(合并相同、找出相近)成簇,根据能力簇的具体要求我们即可针对一个或若干个能力簇转换为专业群课程并根据能力簇特征决定是共享、独立、还是拓展及各专业课程选课机制。


最后我们建立长效产业行业人才供需监测机制,分析岗位需求变化趋势及能力要求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新岗位、新技术出现、过剩岗位及旧技术衰退给专业群建设动态调整做有效依据和指导。


七、以岗位能力导向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开发

微信图片_2020071417054210.png

职教桥教研工程师李玉婷

专业群建设,是“双高计划”工程的基点和核心,能够有效促进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同时促进学校内部专业改造与升级。


但是,在实际推进专业群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专业群结构与产业发展契合度低;过度强调单个专业的特殊性;专业群对社会的服务力度不足;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强度不够等困难。为破解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困境,我们可从“以链建群”、“精准定位”这两个方面来改革。


而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作为专业群建设的首要任务。为了达到改革目的,职教桥首先从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开始抓起,完成“专业群多维调研与分析、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研制等多项工作”。


微信图片_2020071417054211.png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吴教育

吴教育校长表示: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对接高质量的就业,在建设专业群工作要以学生为核心。把课开好,把课讲好,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基石。专业群的质量要一定以产教融合为标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建设,校企合作人员之间的融通、人流的动态调整、产业学院的推动也是专业群的工作之一。


微信图片_2020071417054212.png

广东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交流研讨会圆满举行!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生产技术和组织模式快速变化,同时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发展高水平专业群要主动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围绕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动态调整专业群布局,重组专业群资源匹配产业发展。


职业院校也必须携手企业、行业、园区、政府等各类主体,整合多方资源,依托校企联盟和产业学院,构建起“职教集团-校企联盟-产业学院”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体系,将专业群与产业群联动建设。

尾部